时间:2021-2-3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点击: 61 次
北京扁平疣最好的医院 http://m.39.net/baidianfeng/a_8604573.html

编者按:

我们今天分享一个心理学名词,

叫做:皮格马利翁效应。

也叫:罗森塔尔效应,

或者,期待效应。

这个效应名字有点多,

都是什么意思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!

先来解释它的第一个名字,

——皮格马利翁效应。

皮格马利翁(Pygmalion),其实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国王的名字,他性格很孤僻,喜欢独居,善于雕刻,算是个艺术家吧。

他不喜欢凡间的女子,对自己国家中的所有女人都不感兴趣,但是却爱上了——按照“他自己心中最完美的女性”精心创造的少女雕像——伽拉忒亚(Galatea)。

于是皮格马利翁每天都祈求爱神阿芙洛狄忒[tè]给这个雕像生命。

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没想到爱神被他的诚意感动,答应了他,让这个雕像“活”了过来。

皮格马利翁终于得偿所愿、美梦成真,娶了这位美女为妻,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。

这个古希腊的神话,就是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的由来,这个名词的意思是:如果你对一些人赋予强烈的期待,这份期待,就会奏效。

▲PygmalionandGalatea

byFranciscodeGoya(戈雅)

再说第二个名字,

——罗森塔尔效应。

罗森塔尔是美国的一位著名心里学家,年生于德国,后来在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并在哈佛大学与加州大学任教,他主要研究“临床心理学”与“社会心理学”。

年,罗森塔尔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,他和他的团队来到一所乡村小学,在一到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,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个“未来发展趋势测验”。

测验结束后,他把一份“最有发展前途者”的名单给了校方,告诉他们说:“这个名单里的孩子智商更高,特别有潜力,值得培养。”并叮嘱他们要对孩子们保密,免得造成对学生们的心理暗示,从而影响实验的正确性。

但其实,校长、老师和学生们都不知道的是: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乱选的,罗森塔尔根本没有去看这个测验的成绩。

名单里和名单外的小朋友,不管是从智力上,还是发展潜力上,没有什么区别。

奇妙的是,8个月后,

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。

罗森塔尔回到这所小学,询问老师这些名单里的学生怎么样,老师说:“教授您真是太厉害了,名单里的小朋友在过去的8个月里都变得特别聪明,而名单外的小朋友们却没有多大的起色。”

结果,在针对这18个班学生的测验中发现:上了名单的那部分学生,成绩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,而且性格更外向,自信心、求知欲都变得更强了。他们,确实变得更加优秀了!

罗森塔尔就用皮格马利翁的这个神话传说来描述这个现象,就是说:当我们去期望某件事情会发生的时候,这件事情就会真的发生。

这就好像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“点石成金的魔法”,只要你做了一个预言,这个预言就会成真。

而这一现象,

也确实得到了心理实验的证实。

真有这么神奇吗?心里学家当初只是随机做了个预言,最终竟然真的实现了,这段时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?

其实道理非常简单。

这是因为老师们认为他们是天才,所以课堂上更加关照他们,虽然没有明说“你是天才”,但却时时刻刻都释放着“你很优秀”的信息,而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,学生们就会更加有自信,学习当然也就更加卖力了。

比如:

当名单里的小朋友做错了题,就算把“1+1”算成了“等于3”,老师也会认为这是小朋友偶然的失误,甚至还会认为这个小朋友特别具有创造力,自然这个小朋友也会得到很多正向的鼓励。

相反,名单外的小朋友即便是做对了题,老师也不会有什么特别正向的反馈,甚至会觉得他只是碰巧答对了。

正是因为老师对两组小朋友的不同态度,影响了小朋友本身的发展,最终使得小朋友的智力按照心理学家的预测发生了改变。

这个现象在心理学里,被称为:

自我实现的预言(Self-fulfillingProphesy)。

你期待什么就会得到什么,你对一些人赋予了强烈的期待,那这些人就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。所以有时人们也称它为“期待效应”。

我们把这一段总结一下:

教师因收到实验者的暗示,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,而且“有意无意地”通过态度、表情、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、辅导、赞许等行为方式,将“隐含的期望”传递给这些学生,学生则给老师以“积极的反馈”;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“更大的教育热情”,维持其原有期望,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。

如此循环往复,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、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,使期望成为现实。

面对这个结果,罗森塔尔认为,当来自“权威的期待”传递到了某人身上,他们就果然会变成这样的人。

他对于校方来说是权威,

而校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权威,

即便这些学生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语言信息,来告知自己是“最有发展前途”的人,但通过老师们的情绪与态度,学生们也被影响了。

这就好像在一个大公司里,董事长对各部门经理说:“这几个员工很不错啊!值得培养,未来前途无限!”那么这几个被点名的员工,就不知不觉中真的会变得非常优秀。

因为从那一刻开始,他们的上司们对待他们的方式已经不一样了。

所以这个效应,其实是给那些管理者们看的,如果你是一位老师、父母、或者高管,你有子女、学生或员工,那么你对待他们的方式,就会左右他们的行为。

我们这里要穿插一个错误示范:

皮格马利翁效应,

并不是一味地“无脑表扬”,

比如,你现在是一位老师,今天,有一位家长对你说:“老师,你没听说过皮格马利翁效应吗?我们家小扶说2×3=8,你也要夸他聪明啊,一天至少三次,这样我们家小扶才能变得更加优秀!”

于是你就说:“好的,小扶妈妈您放心。小扶写等于8,那我就夸他8次……”

不是这样的,千万不要这么做。

事实上,学生甚至不需要知道你对他们有期待,你更不需要告诉他们,过分的期待,只会令他们产生压力。

你必须从内心中真的相信他们会更加优秀,而这份“无声的期待”,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往一个湖面投进去的一块小石子,必定会泛起一阵涟漪。

此时,你就像一支“荧光笔”。

荧光笔就是我们看书画重点的工具,你用心聆听对方、了解对方、记住对方说的话,找出其中的重点,然后做出回应。这么做不是为了美化对方,而是为了展示出你对他的重视。

扮演“荧光笔”的重点,不是赞美对方,而是你真心期望对方发挥出自己最好的一面。

无论是对新认识的人,还是对老朋友,或者是对员工、还是属下、甚至是上司,你都要不断寻找他人的优点。

当你真的认为他们很优秀时,他们就会变得更好;当你用心找寻别人的优点时,你也会变得非常开心。

其实写到这里,

我想到了佛陀:

佛说众生皆有佛性,皆能成佛,这种发自内心笃定的期待,还有随之而来的正向引导,是否就是“慈悲的起点”呢?

“我是未来的你,你是过去的我”

虽然没有明说,

但佛陀就是这么对待众生的,

我们也从佛陀的教诲中,获得了信心。

我想我们对待他人时,

也应该有这种底层的认知。

而不是,因为你笨、因为你无知、因为你没福报、所以我对你好,所以我关照你……

你看,我把你这么笨的人都带得这么棒,我对你这么差的人,都能抱有期待……

我想,这种想法,这种认知,

最终,只会让对方变得更差,

当然,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差。

您说呢?

好的,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,

感谢您的阅读,祝您,每天都有收获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发布优势
  • 广告合作
  • 版权申明
  • 服务条款
  • Copyright (c) @2012 - 2020

    电话: 地址:

    提醒您: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